隨著全球化和國際分工深入發展,中間品作為國際產業鏈、供應鏈上下游的關鍵紐帶,已經躍升為外貿的新增長點之一。記者日前從贛州海關獲悉,2024年,贛州市中間品進出口總值469.2億元,同比增長68.6%。
如何幫助企業生產的中間品更快、更好“出海”,是海關必須思考的一道“必答題”。為助力轄區企業深度參與國際中間品貿易,贛州海關持續推進通關便利化舉措,結合贛州優勢產業梳理機電、有色金屬類重點中間品制造企業名錄,開展“關長送政策上門”等活動,為企業解決通關環節遇到的問題;落實預約查驗、優先檢測、證書“云簽發”等便利舉措,結合“鐵路快通”“鐵海聯運”等通關模式,保障中間品出口通關順暢。
走進贛州澳克泰工具技術有限公司的園區,只見車間內一批批刀片整齊排列在生產線上,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開展工作,模具校準、平面磨、涂層、拋光、試驗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。“我們致力于生產高性能硬質合金涂層刀片及高性能硬質合金棒材,這些產品是傳統車床制造關鍵零部件,也是航天航空、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的重要中間品。”該公司關務負責人肖雪晴介紹,“在海關的幫助下,我們積極開拓‘一帶一路’共建國家市場,遠銷俄羅斯、意大利、德國等國,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也與日俱增。去年我們出口合金刀具、金屬陶瓷等中間品近1.4億元,增長了10%左右。”
此外,贛州海關以智慧海關建設和“智關強國”行動為抓手,強化中間品技貿措施服務,定期開展電子信息、有色金屬供應鏈研究和市場行情調研,為企業生產計劃、產能調配等提供政策咨詢;建立平板顯示模組、印刷線路板、機械零部件等重點產品清單,分析不同國家和地區自貿協定稅率,指導企業根據不同協定項下的降稅清單范圍等定制最優享惠組合,助力企業降低運營成本。